–
「總是想著下次絕不要再對孩子動怒」
「每次還是忍不住發火後再自責不已」
媽媽們應該都對這非常有感
沐可出生後到現在三年多了
期間研究了許多育兒書籍
看了不少親子文章
卻始終還是做不到希望下次不要再輕易動怒這件事
沐可一歲前尚不會說話
任何需求只能用哭聲表達
我明明知道
但卻還是時常被哭聲激怒
每一次的哭聲對我來說越來越刺耳
短短一分鐘就好像一小時般無法忍受
還在磨合摸索
猜測著寶寶究竟為何而哭
猜了一次 二次 三次 還再哭
最後只好怒吼著 你到底想怎樣
結尾總是沐可哭得更大聲
吼完後我的心情更糟愧疚感無限上升
最終只能抱著沐可一起痛哭
到現在三歲多了
說話溝通不成問題
卻因為吃飯吃太久
到了該睡覺時間還在摸來摸去
總還是能因為其他理由動怒
即使事後回想明明都是些小事
然而
上完九型課程後到今天雖然才短短一星期
我卻沒有一次對沐可動怒過
應該說
相處的過程跟以往大同小異
但我卻沒有一刻被激怒
我們的所有情緒,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從來就不是孩子的錯
對孩子生氣,其實是在對自己生氣
從來都不是孩子做錯甚麼而惹得我們不高興
我們的動怒始終都是我們自己給予的
孩子吃太久
孩子超過睡覺時間還不睡
叫孩子洗澡 收玩具 叫不動
我們總是為了這些生氣
我們總是以為是孩子做了這些事才讓我們生氣
但卻從未探究過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我還是用著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並要求著孩子
用大人的時間要求孩子遵守
用大人的步調要求孩子配合
卻沒有想過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的時間 自己的步調
我們從未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事情
卻對他們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而生氣
對孩子而言 不是很無辜嗎
我才發現 我根本搞錯問題重點在哪裡
一直研究許多育兒書籍文章
裡面只告訴我們 應該要怎麼做
卻沒有告訴我們 為何要這麼做
才會一直「明明知道卻做不到」
當我真的看到了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當我真的認識了自己為何生氣
我就能「自然而然的」
做到那些育兒書籍告訴我們應該要怎麼做的事情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沐可是個很容易被吸走的孩子
我想可能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是這樣
從洗澡完喝完奶到實際躺到床上睡覺
看似很簡單的幾件事
卻可以拖個半個一個小時
先來講講通常喝完奶到躺到床上需要做幾件事情
喝完奶 -> 刷牙 -> 包尿布 -> 關燈 -> 睡覺
有一天 沐可喝完奶後要去浴室刷牙
中途看到桌子上有一個玩具就被吸走開始玩了起來
在浴室呼喊好幾次
甚至要走到他身邊看他在玩什麼
好說歹說才捨得放下去浴室刷牙
這中間也有可能會再次被吸走
好不容易刷完牙要回房間包尿布
這年紀什麼都要自己來
沐可會叫我先去房間 他要去拿尿布
有時候等了很久不見人影
因為又被中途的一個什麼東西吸走了
尿布拿進來後要上床包尿布
從房門口到床上這短短一段路
還是很容易又被吸走
最後終於躺下要準備睡了
我忽然想到沐可感冒中我要去拿口罩戴著
我一起身到門口準備要去拿口罩
沐可馬上跳起來說我去幫你拿
深怕拿不到還差點跌倒
到了放口罩的櫃子
第一眼先看到了我的酸痛貼布盒子
我發現他定格了
內心對貼布盒子非常好奇
因為第一次看到
我一直在旁喊著口罩在下面在下面的盒子
沐可才回過神來拿了一個口罩給我
沐可做事情也有著他的步驟
他會先把口罩盒子從櫃子拿出來放到沙發上
再把盒子打開取出一個口罩給我
再把盒子關好拿去放回櫃子裡
這中間當然又是好幾分鐘過去了
口罩盒子放好後
他雙眼還是一直盯著貼布盒子充滿好奇
以往的我到這時候內心已經充滿不耐
只會一直催促他快點 好了 要睡覺了
但這天
我卻不疾不徐的問他
「你很好奇嗎」
他立馬把貼布盒子拿出來問我上面的圖案是什麼
我耐心的跟他解釋痠痛貼布這個東西
他打開盒子很想把貼布拿出來仔細研究
我告訴他
「下次我需要你再幫我貼好嗎」
他就心滿意足地把盒子放回櫃子
然後一起回床上躺著準備入睡
以前這情況每天晚上都會上演
而我總是會在沐可一再被吸走的過程中越來越不耐煩
口氣也越來越不好
最後甚至可能會怒吼著快給我上床睡覺
但這天
過程中我沒有一絲不悅
反而看著沐可一再被吸走的舉動覺得好可愛♡
more 育兒之路
九型人格 – 育兒之路,只有自我肯定,才會活得自在快樂
閱讀全文 »電影劇照氛圍感親子寫真,紀錄愛流動的每一瞬間
閱讀全文 »九型人格 – 知彼同心,誠實的直接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閱讀全文 »